2015年11月1日 星期日

認識我們的弟兄──加爾各答貴格會簡介




音貴格會目前在亞洲最主要的福音工場是印度。印度這個國家面積有320萬平方公里,居世界第七位,人口數目在2011年估計已達12.1億,僅稍次於中國的12.9億,且維持超過1%的年成長率,故有人估計在10年之後,印度的人口數會超過中國,成為世界人口最多的國家。而且近年來,印度的回教人口排名上升至世界第三(前兩名分別為印尼與巴基斯坦),再加上印度基督徒佔總人口的比例又比中國低,所以甚至有宣教機構預測印度即將成為全世界最重要的福音禾場。

印度的幅員遼闊,從北到南長達3,214公里,從東到西寬2,993公里,福音貴格會的事工也維持了北美大陸的運作型態:就是以各地年議會為最高行政機構,一國之內有多個獨立的年議會。目前在印度有六個年議會,最早成立的是的本德坎年議會(Bundelkhand,,位於地圖中的1),由俄亥俄年議會(美東之前身)的宣教士於1896年在中央邦(Madhya Pradesh)開設。其餘分別是加爾各答年議會(圖中2),在大陸南端的喀拉拉年議會(Kerala,圖3),卡納塔克年議會(Karnataka,圖4),在北方邦山區的烏塔拉坎年議會(Uttarakhand5,尼泊爾的西側),以及剛成立的錫金年議會(Sikkim,圖6)。此六個年議會從2009開始才有全國聯會(National Conference)的成立,此聯會是單純的聯結性質,沒有預算亦無任何常設行政組織,也對所屬年議會不具任何約束力。

在此先介紹一下印度貴格會的運作,六個年議會中只有百年歷史的本德坎年議會財務已獨立,其他五個年議會都還在接受差會支助:加爾各答和烏塔拉坎接受EFM(北美的福音貴格會聯合差會:Evangelical Friends Mission)的資助,喀拉拉和卡納塔克接受美東的支助,錫金則是接受不丹的支助。所以除了本德坎之外,各年議會都是由一位差會支持的宣教士負責,此宣教士在年議會中的位份就相當於美東的會督,如同早年貴格會差會在台灣的棣慕華牧師一般。只不過現在印度的這五位宣教士都是本地同工(差會稱為National worker),而不再是西國宣教士。唯一例外的本德坎年議會因為在Chhatarpur擁有教會醫院(註一)和中小學(註二),所以不缺資源,但卻是印度眾年議會中教會數目最少、活力最弱的,這個弔詭或許值得進一步探討。
2011年一月1720日,印度第三屆的全國聯會在錫金的首府甘托克(Gangtok)召開;我們或許很難想像,但印度貴格會聯會能夠持續召開就已是神的恩典,因為各年議會都要為此付上很大的代價。舉例來說,喀拉拉的代表此次前往錫金參加聯會會議,來回路程總共就要八天的時間(單趟三天半的火車加上六小時的巴士)!感謝主開的門,還有拓傳部的支持,讓筆者有機會前往出席參加此次聯會。在到錫金之前,筆者先過境加爾各答拜會當地的年議會。本文就先來介紹加爾各答這個年議會。
加爾各答(Kolkata,英國殖民時期舊稱Calcutta)位於印度東部恆河三角洲地區,都會區人口超過一千四百萬(2006年統計),屬印度第三大都會區。在殖民地時期,加爾各答一直是英屬印度的首都。但在1947年印度獨立後,緊鄰的東巴基斯坦也脫離印度獨立成為孟加拉國(Bangladesh),大量的難民湧入,霍亂和麻瘋病等傳染病亦隨之爆發,超過加爾各答的基礎建設所能負荷,一旦進入貧疾的惡性循環,貧民就成了這個城市揮之不去的印記,這便是德蕾莎修女在加爾各答開始慈惠事工的背景,也因此天主教在這個城市有相當的知名度。不過這也造成了教會傳福音的困擾,因為許多人會把對天主教的印象套在基督教會上面,常常是踏進教會就指望能得到物質上的幫助。
根據統計,本世紀初在加爾各答都會區仍有近四千個貧民窟,約三分之一的人口住在這些貧民窟裏,也難怪它曾有『貧民窟城』(City of Slums)的謔稱。但印度近年來的經濟發展迅速,加上政府的強勢都市重劃與大規模招商,加爾各答的市容也正經歷著不小的轉變:過去是貧民窟的郊區土地,現在正被大片大片的重劃區高樓住宅和商業區所取代。加爾各答過去也有相當數量的華人群聚,並曾掌握了高級皮革的製造與交易,但後來因中印交惡的緣故而日趨沒落。
加爾各答是西孟加拉邦(West Bengal)的首府,大多數居民是血統上的孟加拉人(Bengali),最主要的語言是孟加拉語,有完全獨立的書寫文字,也是學校教育使用的語文,其次是英語,至於印度的國家官方語言印地語(Hindi)在這裡反而不通用。居民中有20%的人口是回教徒(穆斯林),相較之下,全印的穆斯林人口比例是13%。至於加爾各答地區基督徒的比例則不到1%,遠低於全國的2%
加爾各答年議會的負責宣教士是薩卡夫婦(D.K. and Choity Sarkar),D.K.在血統上是孟加拉人,出身於信主的家庭。他原來是在政府公部門上班的公務員,蒙召後進入聖公會神學院就讀,畢業後卻感受到靈裏的貧瘠而脫離英國國教體系獨立服事。2003年加入貴格會差會從貧民區開始福音事工,八年來事工已經拓展到54個家庭聚會點和13所教會,(當家庭聚會人數增加到相當程度便升格為正式教會),教會中只有母會在加爾各答舊市區,其餘的則遍佈加爾各答附近南北達數百公里的區域。本地同工目前有5位按立的牧師,配搭13位全職傳道分區餵養。本地同工的人事費用80%EFM負擔,美國愛達荷州的Hayden Lake貴格會則認領了加爾各答年議會,並協助支付主要事工的開銷。
加爾各答貴格會的一個特色,就是因為這地區有許多孟加拉血統的回教徒群聚,所以有近半的福音事工是以回教徒為對象。因傳道人本身是當地人,所以受到的攻擊較西國宣教士為少,但仍然時常遭相當程度的迫害,特別是自己親人的排斥,就如同耶穌所說:『人的仇敵就是自己家裡的人』(太10:36)。但根據筆者親身的接觸,發現這些在回教徒族群聚中服事的同工,對神都有特別的渴慕,還有經過磨難的堅忍,難怪加爾各答穆斯林族群中的福音事工持續的在顯著成長。
神行事的方式奇妙,常不是按人所推算的。誰想得到,貴格會目前有顯著收成的回宣禾場,竟是在印度大陸。目前加爾各答大部分穆斯林地區的教會都沒有自己的會堂,經常遭遇的情況,就是當地主得知承租戶是基督徒並且使用房屋聚會時,便片面終止租約,聚會點就被迫遷移,讓我們在禱告中記念這些在回教徒中傳福音的貴格會同工們,還有這些患難中的教會。
除了直接傳福音建立教會之外,因著教會的快速增長,信徒的造就與工人的栽培也就成了當務之急,因為這是持續成長的基礎建設。加爾各答年議會因此設立了一個聖經函授的學校。雖然印度在神學教育上的資源並不缺乏,但薩卡宣教士表示他們的同工除了聖經知識的課程外,更是亟需屬靈的造就,也請為此需要代禱。
此外,他們還有一個特別的慈惠事工位於恆河三角洲出海口的島嶼上。緣由是島上叢林中有受保育的野生孟加拉虎,但當地人為生計緣故又必須進出叢林採集,導致一直都有人被老虎攻擊而喪命,這個事工就是專門安頓丈夫被老虎襲殺而留下的孤兒寡婦。老虎可以殺人,但人不可以殺虎,保育野生動物有時要當地人付出的代價是西方富裕國家很難想像的。

附註:
一、  Chhatarpur的貴格會醫院是由棣輔華醫師(William Ezra French DeVol)於1949年前往印度所建立。棣醫師是棣慕華牧師的弟弟,19099月出生於南京六合。有傳說謂棣輔華醫師是當年全印度技術最好的外科醫師。
二、  貴格會在尼泊爾的宣教士John Vanlal 1991-1994年就是在此學校擔任校長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