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我們既蒙留下,有進入他安息的應許,就當畏懼,免得我們中間或有人似乎是趕不上了。因為有福音傳給我們,像傳給他們一樣;只是所聽見的道與他們無益,因為他們沒有信心與所聽見的道調和。但我們已經相信的人得以進入那安息,正如神所說:「我在怒中起誓說:『他們斷不可進入我的安息!』」其實造物之工,從創世以來已經成全了。」 希伯來書4:1-3
當以色列人從埃及被拯救出來之後,我們看到他們經歷了兩個階段:第一個是在曠野,那些是漂流和缺乏的日子,他們因著不信、發怨言、惹神發怒[1],以致無法進入應許之地;另一個階段則是在應許之地,安息[2]取代了沙漠中的漂流,豐盛取代貧乏,戰勝一切仇敵而不是被擊敗。而這正代表了基督徒生命的兩個階段:第一是因著主在十字架上所成就的代贖與赦免,我們開始認識他是把我們從埃及領出來的救贖主;至於另一個階段則是當他藉著無窮之生命的大能[3]使我們完全成聖[4],並拯救到底[5],把神的律法寫在我們的心上[6],把我們帶進神至聖的同在中,讓那裏成為我們的居所,我們才認識他是那位在天上得榮耀的祭司君王,並來迎接他。希伯來書的作者寫下這整個段落的目的,是要提醒我們不當以第一個階段為滿足,因為那只是預備的過程,而是要盡一切努力進到第二個階段,就是進入所應許完全救恩的安息。「我們既蒙留下,有進入他安息的應許,就當畏懼,免得我們中間或有人似乎是趕不上了。」
有些人認為迦南的安息是死後進天堂的預表,不過事實並非如此。因為迦南地的生活有一個重要的記號:就是要擊敗仇敵來得地為業,並經歷神所賜的光榮勝利。所以迦南的安息是以得勝為目的,也必須藉得勝才能得著。在信心的生活中也是如此,當一個人學會了信靠神來勝過罪,在環境遭遇中全然放下自己,面對責任時完全降服,只求在神所設定之處安身,並按著神的旨意行事,他就進入了安息;這人是活在神的應許之中,也是活在神的旨意和大能之中。所以進入這種安息,並不是藉由肉身的死亡,而是因著信向己死,並歸入基督的死[7]。我們確實是「有福音傳給我們,像傳給他們一樣;只是所聽見的道與他們無益,因為他們沒有信心與所聽見的道調和」。他們不能進入迦南只有一個原因,就是因為他們沒有信心[8]。地已經等在那裏,安息也已經預備好了,本來神會親自把他們帶進去,使他們得安息。但是還缺了一樣:他們不願相信,以致無法放下自己,讓神來為他們做成神所應許的事。「不信」讓人心向神關閉,把生命從神的大能中抽了出來。就實質上來說,不信讓應許失效了。得安息的福音確實傳給了我們,正如像傳給他們一樣:聖經給了極寶貴的應許,就是我們若願負耶穌的軛,心裡就會得安息[9],會有神所賜出人意外的平安[10],以及沒人能奪去的喜樂[11]與平安。但是如果不相信這些應許,就無法享有這一切。信的本質就是在應許之上歇了一切的工[12],也就是休息[13],然後等待那位應許者在我們身上將所應許的事作成。所以只有信心才能進入安息,全備的信(充足的信心)則進入完全的安息。
「但我們已經相信的人得以進入那安息」,請注意,這裡並不是說「將來會進入那安息」,而是說「今日」,正如聖靈有話說:「今日」[14],所以我們已經相信的人是現在與當下[15]便得以進入安息。在信心中安息的這種福份,是我們此刻就能享受得到的,但我們必須將信心堅持到底,正如要在基督裡有分[16],就要將起初的信心堅持到底一樣。而起初的信心,就是從埃及出來然後經過紅海時的信,唯有堅持到底才能成全、完備,讓人因此得以跨過約旦河進入迦南地。
每個讀希伯來書的人,都當體認到這封書信其實是向著我們個人在說話,它迫切的呼求我們要有信心,因為當我們面對神的話之時,信心是那唯一不可少的一件[17];若沒有信,神的話對我們是無益的。我們雖然可以透過思考研究嘗試要進入應許的內涵,但神卻起誓我們斷不能得著,也不能進入他的安息,除非是藉著信。所以當我們與神相交,面對他的話,神只要求我們一件事,就是要讓信心成為一種習慣,這使我們的心向神敞開,渴望進入他的安息並住在其中。當一個人心中渴想神,就是永生神[18],他才有屬靈的領受力來接受啟示,認清耶穌這位大祭司會如何把我們帶到神的同在中。希伯來書稍後將教導我們有關進入至聖所的真理,但這不過是對「進入安息」的更進一步闡明。所以我們在讀這封書信時,務必要在信心中來領受。
你是否想要進入安息?要記得前面提到的兩個階段,分別以摩西和約書亞為代表。就以色列人的信心而言,摩西是創始的,而約書亞則是終結成就的;摩西帶領百姓出來,約書亞則是帶百姓進去。讓耶穌成為你的約書亞,不要因過去的失敗、漂流、和罪讓你失了盼望,或是因之安於此時的現狀。要相信耶穌,他既曾藉「灑血的禮」[19]把你從埃及帶出來,就會同樣確實的帶你進入安息。信是一種放心,是對另一位他者為我所將做成的事有絕對的把握。所以真實的信心不會從自身尋求幫助,不會倚靠自身的努力,也不會因自身的需要或軟弱而被困擾;信心反而會因為那位能承擔一切的神[20]負起了所有責任而放心歇息。相信耶穌,不要在曠野逗留,離開那裏。完全來跟隨他,他就是安息。
附註:
1.
不要以為「在信心中安息」這樣的生命只有少數蒙恩寵的人才能活出來。我誠摯的敦促每位讀者:神召你──就是你──來進入安息。他召你來活出一個完全分別為聖的生命,如果你以單單信基督教為滿足,這反而會讓你的靈魂陷於危險之中,因為你有可能會和以色列一樣倒斃在曠野[21],要記得神曾說:「我在怒中起誓說:『他們斷不可進入我的安息!』」
2.
如果神是一切美善和福樂的源頭,那麼理應我們愈親近他、愈多得著他,我們的喜樂就會愈發深刻、愈加滿足。當基督表明要帶人進到神的安息裡,但人卻不願意撇下一切所有的[22]來跟從他,甚至當人覺得此時生命中有多少位置給神都無所謂,他有沒有把握將來能到天上也無所謂,此等人豈不當懼怕,自己的信仰不過只是要逃避刑罰的自私舉動而已。
[19] 參希伯來書11:28「他因著信,就守逾越節,行灑血的禮,免得那滅長子的臨近以色列人。」9:11-12,14「但現在基督已經來到,作了將來美事的大祭司,經過那更大更全備的帳幕,不是人手所造、也不是屬乎這世界的;並且不用山羊和牛犢的血,乃用自己的血,只一次進入聖所,成了永遠贖罪的事。…何況基督藉著永遠的靈,將自己無瑕無疵獻給神,他的血豈不更能洗淨你們的心(原文作良心),除去你們的死行,使你們事奉那永生神嗎?」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