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原來前約有禮拜的條例和屬世界的聖幕。因為有預備的帳幕,頭一層叫作聖所,裡面有燈臺、桌子,和陳設餅。第二幔子後又有一層帳幕,叫作至聖所,有金香爐,有包金的約櫃,櫃裡有盛嗎哪的金罐和亞倫發過芽的杖,並兩塊約版;櫃上面有榮耀基路伯的影罩著施恩座。這幾件我現在不能一一細說。這些物件既如此預備齊了,眾祭司就常進頭一層帳幕,行拜神的禮。至於第二層帳幕,惟有大祭司一年一次獨自進去,沒有不帶著血為自己和百姓的過錯獻上。」 希伯來書9:1-7
希伯來書七章向我們闡明了耶穌的永恆祭司職任[1],希伯來書八章則讓我們看見他身為坐在天上寶座的祭司,同時有著雙重的工作:他在天上聖所「作執事」[2],也在地上人的心中擔任「約的中保」[3]。既然我們已認識了這位祭司和他所服事的聖所,希伯來書九章開始帶領我們來審視他所獻上的血,還有這血所成就的功效。「血」這個字在希伯來書前面一直都沒出現,但是到第九章卻一共出現了十二次之多。第九章的一開始(1-14節)讓我們看見了血的功效,就是打開了至聖所,並因血灑在我們身上洗淨我們的良心,使我們得以進入至聖所。緊接著(15-22節)指出血和約之間的關係,還有藉著血潔淨與約有關的一切物件。然後(23-28節)再次提到開啟天堂的門,並除掉所有的罪。
本章先從描述地上的聖幕開始,只是關於聖幕中的帳幕和裡面的物件,「這幾件我現在不能一一細說」,作者如此說道。正如作者在八章1節提到:「第一要緊的,就是我們有這樣的大祭司…」,這裡當他提到聖幕的時候,他也有一個至要緊的觀念要傳達:摩西按著「天上事的形狀」[4]來建造會幕[5],乃是預表一個極重要的真理,而這真理裡面包含了新約的奧秘與榮耀,還有基督徒生命的能力與喜樂;不僅如此,通往至聖所的道路也是由這真理所開啟,讓人能就近來到神面前[6]。
我們讀到:「有預備的帳幕,頭一層叫作聖所,…第二幔子後又有一層帳幕,叫作至聖所,…眾祭司就常進頭一層帳幕,行拜神的禮。至於第二層帳幕,惟有大祭司一年一次獨自進去,沒有不帶著血…」:作者在此要我們留意這兩層帳幕之間的關係與差別,還有分隔這兩層帳幕的幔子所代表的屬靈意義。
內層的聖幕被稱為「至聖所」──在希伯來文原文是「眾聖之聖」的意思[7]──是一切可能存在的聖潔神聖之最高體現,也是那位至聖潔神聖的神的居所,他神聖的同在充滿那裡[8]。除了大祭司之外,任何人擅自進去都必須付上生命的代價[9],而大祭司也只能一年進去一次[10]。外層的聖所和內層的至聖所之間由一片厚重的幔子所隔開[11],一般的祭司都可以進到幔子外的聖所服事[12],但是神卻不住在那裏。這層幔子象徵著聖潔的神和罪人之間的阻隔:他們是無法同住的[13]。所以聖幕代表了兩個看似衝突的真理之奇妙組合:神召人來敬拜他、服事他,但是人卻不可太過靠近神,因此藉著幔子將人隔離在安全距離之外。以色列人在聖幕中的敬拜見證了一個事實:人渴望恢復與神之間那原在樂園中曾擁有但後來卻失去的相交關係[14],可是同時也顯示出人的不配,沒有能力來達到這個境地。神的聖潔──神聖存有的最高屬性──正是這兩個真理可以同時並存的原因,因為在聖潔裡面,公義和慈愛彼此結合:神的慈愛召喚罪人近前,公義卻不容他輕忽冒犯。因此獨一的聖者吩咐以色列為他建造一個居所[15],但卻禁止他們直接進到他的面前來。大祭司一年一次獨自進來短暫停留,這不過是個模糊的影子,預表時候將到,進入至聖所的機會終將來臨。「及至時候滿足」[16],公義和慈愛之間完美的和諧[17]要在基督裡面彰顯出來,這些預表和預象都要在他身上成全了。
第一層和第二層的帳幕象徵了兩種與神親近的程度,同時象徵著進到神面前的兩個階段,也象徵了與神相交的兩種型態,還有兩種服事神的方式。一種是大祭司一年一次進入的服事,也就是後來在基督身上所成就的應許,代表的是更親近、更直接的進到神面前與他相交。另一種則代表的是隔著幔子有距離的服事神,也就是不在他臉光[18]照耀下的服事。希伯來書作者在此要我們學到一個真理,就是這兩個階段之間存在著何等的差異,然後清楚看見基督所開的這條路,帶領我們從一個階段進到另一個階段裡面。
附註:
[9] 參利未記16:1,2「亞倫的兩個兒子近到耶和華面前死了。死了之後,耶和華曉諭摩西說:要告訴你哥哥亞倫,不可隨時進聖所的幔子內、到櫃上的施恩座前,免得他死亡,因為我要從雲中顯現在施恩座上。」民數記4:17-20「耶和華曉諭摩西、亞倫說:你們不可將哥轄人的支派從利未人中剪除。他們挨近至聖物的時候,亞倫和他兒子要進去派他們各人所當辦的,所當抬的。這樣待他們,好使他們活著,不至死亡。只是他們連片時不可進去觀看聖所,免得他們死亡。」
[12] 參出埃及記27:21「在會幕中法櫃前的幔外,亞倫和他的兒子,從晚上到早晨,要在耶和華面前經理這燈。這要作以色列人世世代代永遠的定例。」30:6-8「要把壇放在法櫃前的幔子外,對著法櫃上的施恩座,就是我要與你相會的地方。亞倫在壇上要燒馨香料做的香;每早晨他收拾燈的時候,要燒這香。黃昏點燈的時候,他要在耶和華面前燒這香,作為世世代代常燒的香。」
[22] 參提摩太前書6:15-16「到了日期,那可稱頌、獨有權能的萬王之王、萬主之主,就是那獨一不死、住在人不能靠近的光裡,是人未曾看見、也是不能看見的,要將他顯明出來。但願尊貴和永遠的權能都歸給他。阿們!」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