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基督在肉體的時候,既大聲哀哭,流淚禱告,懇求那能救他免死的主,就因他的虔誠蒙了應允。他雖然為兒子,還是因所受的苦難學了順從。」
希伯來書5:7-8
希伯來書對於「基督人性的實存」著墨甚深,為的是要將此真理深深刻畫在我們心中。作者在前面提到了:他凡事該與他的弟兄相同[1],他也照樣親自成了血肉之體[2],他也曾凡事受過試探,與我們一樣[3]。在希伯來書第五章開始,作者讓我們看見了這位真正的大祭司,他自己也是被軟弱所困[4]。雖然作者在第6節中引用了詩篇中關於「麥基洗德的等次」[5]這個應許作為後面論述的楔子,不過要等到第11節才會開始仔細的解釋;在這裡作者覺得需要將「神兒子降卑」的全面意義作更詳盡的闡明,所以他暫時先放下「麥基洗德的等次」這個論述,而將我們再次帶回「大祭司的軟弱」這個主題上。作者帶我們在靈裡回到了客西馬尼,讓我們看見在那裏「耶穌極其傷痛」[6]是何等讓人驚奇的奧秘,因為對於我們的大祭司而言,這乃是裝備他的最後一個階段,讓他得以完全[7],可承擔所託付給他的職任。所以讓我們帶著謙恭的心屈身進入這聖地[8],承認自己的無知,但渴慕要來學習這大哉的敬虔奧秘[9]:就是神的兒子如何為我們成了肉身[10]。
「基督在肉體的時候」:「肉體」(血肉之體、肉身)指的是受軟弱所困的人性,這是人從伊甸園墮落後之光景的記號。在黑暗掌權的那個晚上[11],當耶穌向門徒說:「總要儆醒禱告,免得入了迷惑。你們心靈固然願意,肉體卻軟弱了」[12],其實這正是他自己的親身體驗。他清楚知道:單有正確的目標是不夠的,除非透過禱告領受從上而來的能力托住肉身的軟弱──或者說克服肉身的軟弱──否則軟弱很容易就會向試探低頭而成為犯罪。他「在肉體的時候」,「自己也是被軟弱所困」,這對他而言都是真實的可怕經歷。所以他也需要儆醒禱告[13],免得自己也「入了迷惑」,就是向試探屈服。
「基督在肉體的時候,既大聲哀哭,流淚禱告,懇求那能救他免死的主,就因他的虔誠蒙了應允」。蒙應允是指得著能力可以放下自己的意志,完全順從父神的旨意;並得了確據,就是父必會救他脫離陰間的權柄[14],讓他從死裡復活。「他雖然為兒子」,這句話的言外之意是說:沒有人會想像得到他竟然還需要「因所受的苦難學了順從」。我們的大祭司凡事該與他的弟兄相同,所以客西馬尼是他的養成學校,他在這裡接受了最後一個也是最難的功課:藉著受苦學順從。
「他雖然為兒子」,身為神的兒子,既然是從天上來的[15],順服似乎應該是自然的,而不再需要學習。但他的虛己如此徹底倒空了他在榮耀中的生命[16],以至於他完全進入了人的一切限制之下,變成「凡事…與我們一樣」,所以他確實需要學習順服的功課。而這正是人──身為理性的受造物──之生命的基本特質:人從神領受生命與意志,但這兩者都不會是自動發展的,只有當人透過運用自身的抉擇能力(自主判斷),唯有人對於神一切的要求都甘願降服,甚至付上犧牲的代價,生命與意志才能成長茁壯。受造之物若要得以完全,必須按著一個成長的定律,就是一定要經歷過磨練才會長大:在一切讓人違背神旨意的試探上要能得勝,並願意讓自己成為神旨意所啟示出來的樣式。
關於耶穌,經上如此記載:「孩子漸漸長大,強健起來,充滿智慧」[17]。他童年時如何,成人之後也同樣如何。在生命中的每個階段,他都要面對試探,然後得勝,經過每一次的勝利,他的意志就愈堅強,愈有能力克服肉體的軟弱,愈不會向著對地上美好事物的渴望來臣服,愈能勝過對於世上苦難的懼怕。在客西馬尼,他所受的試煉和他的順服均達到了最高峰。
「還是因所受的苦難學了順從」。受苦是與神造物本意相違背的,因為受苦是罪所結出來的果子[18]。神造人是要人喜樂的,神不只讓人有能夠享受喜樂的本能,更將喜樂的能力賜給了人,所以我們的每個氣息,每個健康的動作都應該是歡喜快樂的。因此我們的本能反應是害怕受苦,也會本能的想要逃避苦難,神的兒子也不例外。這樣的念頭本身並不是罪,不過當神要我們順服來接受苦難,但我們卻拒絕時,那就是罪了。這正是在客西馬尼時,黑暗勢力所帶來的試探,就是要耶穌拒絕那杯[19]。耶穌透過禱告懇求──雖然流淚大聲哀哭──最後持守了對父神旨意的忠誠,所以縱使在傷痛中,汗如血滴而下,他最後還是選擇了順服,以至於死,且死在十字架上[20]。最深的苦楚教了他順服的最高功課:當他捨了自己的意志和生命,他的順服就完全了,他自己也得以完全,直到永遠[21]。
這正是我們的大祭司:他清楚肉體的軟弱是什麼,他也知道要勝過這軟弱需要付出怎樣的代價,他更明白我們的無能為力。他現今活在天上,他會向我們伸出搭救的援手[22],他能體恤我們的軟弱[23],他溫和地對待那些無知和迷誤的人[24],他是坐在寶座上的大祭司,我們只管坦然無懼的來到施恩的寶座前,為要得憐恤,蒙恩惠,作隨時的幫助[25]。他在天上活著,也活在我們的裡面[26],他會把自己順服的靈分賜給我們,然後透過祭司的職分,把我們帶來享有他的一切所有和所是[27]。
附註:
1.
「就因他的虔誠蒙了應允」。所以我們豈不也當如此禱告嗎?就是存謙卑且聖潔的敬畏,在他的靈裡面禱告[28],這樣的禱告也會因著他的虔誠(敬畏)而蒙垂聽。存謙卑且聖潔的敬畏,這正是他的禱告和他順服的關鍵所在。
[10] 參約翰福音1:14「道成了肉身,住在我們中間,充充滿滿的有恩典有真理。我們也見過他的榮光,正是父獨生子的榮光。」彼得前書4:1「基督既在肉身受苦,你們也當將這樣的心志作為兵器,因為在肉身受過苦的,就已經與罪斷絕了。」
[18] 參創世紀 3:16-17「又對女人說:我必多多加增你懷胎的苦楚;你生產兒女必多受苦楚。你必戀慕你丈夫;你丈夫必管轄你。又對亞當說:你既聽從妻子的話,吃了我所吩咐你不可吃的那樹上的果子,地必為你的緣故受咒詛;你必終身勞苦才能從地裡得吃的。」
[19] 參馬太福音26:39,42「他就稍往前走,俯伏在地,禱告說:『我父啊,倘若可行,求你叫這杯離開我。然而,不要照我的意思,只要照你的意思。』…第二次又去禱告說:『我父啊,這杯若不能離開我,必要我喝,就願你的意旨成全。』」
[29] 參彼得前書4:12-13「親愛的弟兄啊,有火煉的試驗臨到你們,不要以為奇怪(似乎是遭遇非常的事),倒要歡喜;因為你們是與基督一同受苦,使你們在他榮耀顯現的時候,也可以歡喜快樂。」詩篇119:71「我受苦是與我有益,為要使我學習你的律例。」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